稳定币每笔交易公开透明恐涉私隐风险受监管有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稳定币作为一种基于价值、去中心化、与法定货币挂钩的代币,结合了加密货币的透明性和全球流动性,亦提供了接近法定货币的价格稳定性,每笔交易都是公开资料,但却引发会否涉及私隐问题的讨论;又因稳定币与法币挂钩,一旦受到监管,会否与“去中心化”理念相悖?
一体化验证平台Sumsub亚太区法律及法规事务总监M Sivakumar向《星岛头条》表示,稳定币的交易记录在公共区块链上完全透明,但并不会直接显示交易者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惟一旦特定的虚拟钱包地址与个人身份产生关联,便有可能带来私隐外泄的风险。
香港无线科技商会主席李劲华则认为,稳定币的私隐风险其实并非一个特殊问题。只有现金交易,且当交易双方都没有记录交易号码的情况下才真正有私隐可言。现今所有电子交易方式,包括八达通、信用卡等,都受到监管且可被追踪,受监管的稳定币也一样。
对于“去中心化”是稳定币的重要特性,M Sivakumar指监管机构规管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看似与“去中心化”的理念相违,实际上这种混合模式能融合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提供的营运效率,以及监管合规要求所带来的信任和稳定性。
不过,李劲华认为,稳定币与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必须有人发行,背后需要有资产支撑,因此必须有中央机构监管,如USDT和USDC各自有中央发行机构Tether和Circle,“一个有监管的东西就不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东西就没有监管”,这些机构可以在必要时冻结资金,因而稳定币实际上是中心化的。
虽然稳定币会受到监管,但其相较于传统交易形式,又会滋生哪些监管挑战?M Sivakumar指出,稳定币去中心化的特性能让跨境资金自由流动,而毋须通过传统外汇与资本管制,同时亦为反洗钱、配合制裁,以及提升金融透明度方面带来监管挑战。
李劲华亦直言,电子交易的优势是可以追查和举报明显的诈骗行为,但无论是否使用稳定币,洗黑钱仍然存在。
M Sivakumar指出,企业在应用或推动稳定货币相关的方案、产品和服务时,应留意3项风险。首先,由于非托管或自主托管钱包具匿名性质,可能被用于涉及违法活动的交易,金融机构必须采取严格的尽职审查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如运用实时的钱包风险评分和行为分析等,在交易执行前侦测与混币器、暗网市场或受制裁地址有关的钱包, 从而有效减低风险。
第二,稳定币提升了资金在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流动效率,亦能支援更复杂的资产转移模式,同时也增加了分层交易和高速交易等洗钱策略出现的风险。金融机构可透过结合机器学习的实时交易监控方案,提升识别异常交易模式的准确度和速度。
最后,处理跨平台稳定币转帐时必须遵守财务行动特别组织(FATF,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的虚拟资产转移法规(Travel Rule)。FATF负责制定打击洗钱及资金筹集的国际标准,香港亦是成员之一,会实施由跨政府组织就打击洗钱、资金筹集及扩散资金筹集所颁布的建议。
至于大众,李劲华直言,稳定币最大的风险是发行机构财务状况。如果发行稳定币的公司经营不善倒闭,用户可能无法完全收回资金。政府的保障通常有限制,可能只保障一定比例或金额。即使有赔偿承诺,小额持有者(尤其是散户)可能排在优先债权人之后,难以及时或完全收回资金,类似公司倒闭时员工拿不回工资的情况。
M Sivakumar亦警示,大众使用稳定币能更有效率的完成支付,惟有3点需注意。首先,机构必须获得金管局颁发的正式牌照,方可在香港向公众发行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稳定币。消费者在进行任何交易前,应确认交易对象为指定的持牌机构, 以保障自身权益及资产安全。
其次,所有持牌发行机构均需按照稳定币的面额处理消费者赎回稳定币的要求。消费者在购买稳定币前,应先查阅发行机构的公开文件,详细了解赎回机制、所需时间以及相关的条款。
最后,若消费者选择使用自主托管钱包,则须自行保管私钥,而遗失私钥的存取权限可能会导致财务损失。
猜你喜欢
- 07-17AICoin稳定币储备濒临枯竭点燃
- 07-09AICoin推特之父杰克・多西再出
- 06-08AICoin微美全息:大数据与区块
- 07-11AICoin一文看懂稳定币的前世今
- 05-22AICoin香港立法推进 美国同样迫
- 06-23AICoin每日互动:区块链技术以
- 06-10AICoin无人机改变战争!乌克兰
- 06-04AICoin招商证券:稳定币最重要
- 06-10AICoin【光明时评】用好数字化